中央定调经济政策:宏观稳住微观放活社会托住
●增加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等进口
●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境外投资
●抓紧研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做好重要商品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工作
在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后,昨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打出了提振经济的三记“政策拳”,即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
会议还透露出一个信号,即中国可能不再重走用以大投资刺激增长的道路,转而刺激消费、下放审批引致经济增长,对产能过剩的调控将更趋严厉。
会议认为,一季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开局平稳,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问题和挑战方面,国际上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流动性大幅增加,主权债务危机反复被视作外部经济环境的主要问题;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金融领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防范,环境污染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被此次会议着重提出。
面对新形势,稳中求进仍是政策的主基调,会议要求要稳中求好、稳中求优。除了提出宏观、微观和社会三大政策取向外,会议还重申中国将继续实施和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特别对于如何释放内需潜力,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和服务消费,先行取消下放一批投资项目审批事项,严格控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这样的表态意味着宏观政策不会加大放松了,“社会政策要托底”暗示准备承受低速增长、淘汰过剩产能之痛。
由于中国经济在今年一季度中,内需主要为消费带动,而投资增速较往年放缓、以往投资所形成的产能过剩问题未解,目前的政策似乎并不希望继续用投资刺激促进经济增长的道路,转而将带动经济的中心放在消费,并坚决遏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此前的一季度经济形势通报会上称,中央企业密切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这或许也在提醒企业要尽早调整产业结构、防止再陷产能过剩泥淖。
对于外界所关注的货币超发所形成的充裕国内资本,会议提出,将增加能源资源、先进技术和设备等进口,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开放,支持重点领域、重大项目的境外投资的政策方向。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含液化天然气)425亿立方米。煤炭产量净进口2.8亿吨,同比增长29.8%。原油进口量约为2.71亿吨,同比增长6.8%。
在境外投资方面,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经有1.35万家境内企业在海外17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直接投资企业,境外投资容量达到4248亿美元,排名全球第13位。例如在非洲,中广核电所属的纳米比亚湖山铀矿项目于23日开工,这也是目前中国在非洲最大的矿业投资项目。
【发布:2013-7-29 10:25:07】 【浏览:486】 【字体:大 | 小】